服务热线
020-39125960
发布时间:2025-08-21 15:06:32
随着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发展,如何在关键工作场所实现即时安全监测与预警,是保障生产安全、人员安全的核心课题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其发布的《5G 应用创新发展白皮书》中,为我们描绘了基于 5G 与 AI 的视觉安防系统在产业现场的应用蓝图。
智能工厂通常配备多个 5G 视频安防监控终端,用于采集高清视频。相较于传统网络,这些终端凭借 5G 网络的高带宽、低延迟特性,能够确保高清图像的实时传输——为后续 AI 分析提供清晰、可靠的数据源。
采集到的视频通过 AI 模型进行结构化处理,主要包括:
人员行为识别:如未佩戴安全帽、进入禁区、异常举动等;
物体与场景分析:设备故障、滑落物识别、环境异常等。
系统能够迅速从视频中提取结构化信息,辅助监控平台实现自动识别与预警。
整合高清视频采集与 AI 结构化分析,可构建以下功能模块:
实时风险预警:AI 识别异常行为后,立即触发警报;
事后追溯功能:异常行为对应的视频片段能被索引与查询,帮助排查事故原因;
深化生产安全体系:自动化监测支持安全制度的被动执行,减轻人力巡查负担。
这种融合方式标志着工业现场“有眼看、有脑管”的智能化监管新格局
引入 5G 和 AI 的工业视觉安防系统,不仅能显著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,还能减少人工巡检成本,提高响应效率。更重要的是,通过将视频数据结构化,企业能够将安全监管纳入数字化管理体系,与其他工业系统联动,形成可视化、可追溯、可决策的安全保障能力。
展望未来,随着边缘计算和智能终端的普及,这类系统将在矿山、化工、钢铁、电力、物流园区等更多高风险场景落地应用。工业视觉安防正在从“辅助工具”转变为“核心系统”,成为企业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数字化基座。